《进击的巨人》烂尾了吗? | 长路专栏:侃山
时间:2022-07-06 12:37:4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幻空间 栏目:科幻 阅读:120
《长路》新栏目“侃山”正式开张!动画,漫画,游戏,电影,小说,戏剧,脑洞,甚至行为艺术……每周一期,欢迎来侃!
本期话题当然毫无悬念地给了刚刚完结(撒花?)的《进击的巨人》。自从139话面世以来,全世界巨人粉几乎都出于一种被点燃的状态:无论你对这个结局喜欢也好,讨厌也罢,在这时保持心如止水都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可是《进击的巨人》啊。
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的十名同学参与了本期讨论。有些已经明确地表现出自己对结局有些生理不适,但还是坚持认真看了几遍后才提交感想——向你们的牺牲致敬。有些则坚持“唱唱反调”,认为巨人并没有差到那么离谱——向你们的勇气敬礼。
闲言少叙,开侃。
另:
1、理所当然地,下面全部都是剧透。
2、本期发言顺序仅由参与者的提交时间决定,未刻意划分立场。
陈不撕
专业产品经理,业余脱口秀演员
即刻漫画圈子主理人
中规中矩吧,我会打 7 分。可能结局没有过程精彩,而且还有谏山创最不擅长的爱情线,但肯定不算烂尾。如果你看了足够多的日漫作品,这种结局是值得感谢的。毕竟大多数长篇作品没有机会或没有勇气完结。
结局大部分是意料之中的。主角肯定会牺牲,朋友们肯定会存活作为希望,没有意想不到的反转,唯一可以发挥的地方就是岛内外的局势。
谏山创没有处理成一劳永逸的和平,而是让矛盾和争斗继续下去。哪怕代价这么惨重,人类也只是往和平迈出了一小步,也只是一小部分人有谈判的可能。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和平从来不是靠一个英雄波澜壮阔的举动就可以完成的,每个人只能往前推动一小步,和感化一小部分人。这种留下希望的悲剧性结尾挺好的。
结果中二病觉得不够刺激,理想主义的人觉得不够美好。因为没看到世界和平的结局,留下战争的苗头,又有人开始质疑谏山创极右翼了。
希望网友不要乱发明词,因为是日本作者而扣上一些政治立场的帽子,这种举动和歧视艾尔迪亚人有什么区别。
爱情线就不说了,莫名其妙的,日漫男作家的老毛病。“爱”被处理成人物心理突然转变的万金油。
结尾的槽点可能是谏山创不擅长描绘爱情线,又收束得太仓促,很多读者感知不到,觉得是角色崩坏。本来从宏大的战争民族问题回归到朴素的个人情感,是文艺作品一个很常见的收尾方式。读者也不应该对一个文艺作者抱有能提出历史问题解决方案的不合理期待。但一方面现代读者可能更自我、更浮躁了;另一方面也是谏山创选了自己描绘最弱的一个线索作为落脚点的失误吧。
不管如何,作为 21 世纪 10 年代最重要的日漫作品,巨人在格局上并没有突破二战反思热潮里的漫画,但是在战争残酷性、士兵情感的描绘和剧情设计上爆发更强的吸引力,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勇于挑战读者,勇于给出一个不完美的结局,已经值得 respect 了。
杨磊
星火学院学员
科幻迷加巨人铁杆粉
关于巨人的结局先放在一边,我们来谈谈贾碧这个角色:她不讨人喜欢,主要是因为她杀死了萨沙。但我们仔细想想,贾碧射杀萨沙的动因很充分——自己的朋友惨死在艾伦手中,亲眼看到门卫大叔为保护自己被萨沙射杀,为了复仇嘛。但为什么没有人同情她,反而在成功报仇后被大多数读者讨厌?原因很简单,因为角色太单薄了,那两个惨死的同伴和门卫大叔,就出现了几个镜头,一两句台词,他们的死对读者的触动不大,正因如此,我们根本没法和贾碧共情,她所谓的动机在读者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反而萨沙的死瞬间让人共情,恨不得自己上去踢她两脚。
这就是巨人大结局会产生割裂感的原因。由于马莱篇中的人物塑造太单薄,没有几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大多数还是工具人。读者不能带入马莱视角,也无法感受到地鸣带给世界的绝望感,顶多发出一两阵唏嘘。
但巨人和寻常热血漫不同,它不屑于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它要一种精致的灰,所有人既是恶魔,又是英雄。这就又要求读者不要站在任何一方阵营,但马莱人物塑造过于单薄,大多数人还留在艾尔迪亚的土地上。
如果我们以第三方视角去看大结局,去看艾伦的所作所为,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可以理解他的,消除巨人之力,让艾族人异于其他人的一面消失。杀掉世界八成的人口,这是为了让世界和帕岛达到力量的平衡。平衡后,没有哪一方有能力“报复”,继续让这种仇恨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没有了巨人,世界的恐惧之源也就消失了。然后,将创造一个美好世界的愿望托付给已经相互理解,走出杀戮森林的人们。
就像萨沙的父亲说道:“萨沙的死,是因为她在森林里徘徊不去。至少要让孩子们离开这座森林才行。”可见,谏山创一开始的结局就是想给世界一个消除仇恨的可能。
巨人算不上烂尾,世界观也收了回去,坑也填了,想要表达的主旨也丝毫不差地表达了。(顺便吐槽一句,贝尔托特那个坑不收也罢。)等待众人看他的艾伦啊,一路走好,完结撒花。
玉寒
一个喜爱一切又一切都浅尝辄止的人
《进击的巨人》大结局了。巨人之力消失不见,人们不必再直面巨人来临时的恐惧,但是战争依旧没有消失,“后巨人时代”的战争还在继续。巨人看起来庞大无比,对弱小的人类有碾压之势,可说到底巨人不过是人类的“工具人”罢了。无垢巨人不会发动战争,只有控制他们的“巨人王”和身后的人类才是战争的幕后主使。巨人始祖最后被杀,人类偶然得到的战争机器消失了,但是人造的战争工具总还是会推陈出新一代一代的发展下去的。“巨人”永远不会消失,只会越变越强,我们一直在与“巨人”同行,只是我们没意识到罢了,而且连“巨人王”都不会消失,人类中好像也有“巨人王”一类的东西被一代一代的传承至今,至于这传承是否也是“惟血统论”,我看还是有点影子的。
艾伦最后在“路”里对朋友说“守护世界是你们的自由,继续前进是我的自由”,这句话仿佛很有道理,但是当代价是八成人类的死亡的时,除了驱之不去的恶心也不剩下什么了。按照艾伦的“自由论”,人类有战争的自由吗?政府有种族灭绝的自由吗?个人有作恶的自由吗?我想都是没有的。《自由与权力》中有一句话叫“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依我看后面还可以加上一句“绝对的自由导致绝对的混乱”。艾伦一直在寻找自由,他认为杀光墙外的巨人墙内的人就获得了自由,但当他发现墙外也有人,而且局势变得复杂起来的时候,他可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了,但是心中的信念不允许他放弃,他只想杀光墙外的一切,给自己的“墙内圣地”自由,所以当他有能力的时候就毅然决然的发动了“地鸣”。艾伦是个可悲的人,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可悲地禁锢了自己。
南官怪兽
文艺学研究生
《进击的巨人》的结局太过潦草。也许从艾伦发动地鸣的一刻起,后面的剧情推进就枯燥无味了。在充满政治隐喻的底色里,“超能力”的存在始终没法获得合理的钳制,“巨人”被一次又一次推向“神”。一边将上帝的才能赋予艾伦,一边却无法忽略艾伦不可抹去的“人的身份”。讽刺的是,唯有“神”才能拥有“绝对的自由”,艾伦追逐“自由”的过程,不过是人类中心主义又一个经典案例。作者将源头抛给恶心的虫子,动机却仍旧是大多数动漫最喜欢、最看重、最安全的“情感”。可是,时间真的能够解决一切吗?爱能够换回缺失吗?作者也许坚信,再宏大的叙述都不及阿尔敏那一段充满细节的生活回忆。可是,即使作者如何回归到爱,看到未来与过去的艾伦浪漫得如此病态。一个弑父杀母的艾伦,是反人类的存在,足以毁掉多数读者心中的好感。
Wanbang
爱看电影的《少年JUMP》粉丝
《进击的巨人》的烂尾与辜负读者期待的普通烂尾不一样——并非剧情崩坏、人物前后不一、伏笔不收,而是蓄意激怒读者,从而转移矛盾的一次骗局。这个骗局谏山创经营已久。他不断地强调这部作品是一部“作者式”作品,自己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所有读者和这部作品本身。这表现为他在采访里提到的,故意伤害读者却又让读者无可奈何的荒唐举动。他选择以最龌龊的结局来丑化艾伦的形象、无视调查军团所有牺牲、轻视所有地鸣碾压的无辜生灵。他妄图以最践踏人性的扭曲之“爱”来解释千年来都未曾愈合的血海深仇,并将这种“爱”还传递给三笠,使这个角色彻底地异化,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样子。这点谏山创可谓是“聪明”的,他深谙最能刺痛读者的每个细节,把读者的愤怒似弓箭般精准地投向自己早已设好的靶心。所有人都痛骂他的居心,却无视了他的无能。
为什么是无能?巨人原先想要表达的思想其实沿着艾伦的思考走是很清晰的,就两点:
思考如何消除岛外对巨人之力的恐惧?
思考如何化解岛外对于千百年来艾族人造成伤害后的仇恨?
转化为两个现实问题,只用稍改两字就行:
对内思考如何消除日本人对于核武器的恐惧?
对外思考如何化解这个世界对于近百年来日本人造成的伤害后的仇恨?
我曾满怀天真地为日本漫画创作者竟能面对并试图解决这两个最为复杂与深刻的政治问题而欣喜,这是因为谏山创把上述两个现实问题的方向扭转了一个。现实中仇恨的方向是世界指向日本,恐惧的方向是日本指向世界(尤其是有核的某两国,一个日本对其造成巨大伤害,一个对日本造成巨大伤害);而漫画中仇恨与恐惧的方向均是岛外指向岛内。我曾满怀信心地以为谏山创能够在抛弃吉克的自我灭绝后,也能找到一条新的出路。事实无情地摧毁了我最后一点念想——曾经的艾伦在最后叫嚣着“我没想把世界八成的人杀完,我发动地鸣原因就是想要你们阻止我,然后你们成为世界的英雄,长长久久和和美美地活下去”,以及“我不知道啊,我又看到了历史和未来,把我脑子搞乱了,我不知道我什么这么做。”
简单总结,这个结局就是谏山创有意以“作者至上”的自由所编造的一个假象,它转移读者的愤怒,掩盖其无能的事实。我们骂得越狠,他自以为越自由——一种有能力却不为之的自由。
但是,上述论说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谏山创想要反思却没有能力,他仅仅是在掩盖这种无能。如果他根本无心反思,反而就是想要以这个“耶格尔军国”为结果,以其“战斗吧!战斗吧!不战斗就不可能赢!”,以及《别册少年MAGAZINE》编辑部在卷末的最后一句话“我们的战斗才正要开始”为出发点的话,那么那曾经带来无数恐怖的可怕思想将萦绕于整部作品。
spike
朝阳奥林朋克公园审稿人
事先声明,本人并未看过大部分的该作品,多年以前,因第二季的op过于浩大浮夸就弃了坑,现在很是有些类似错过基金经理广告贴在电梯门上贴脸输出韭菜的庆幸。作为云玩家的云评论站在历史的云端,一部大时代的作品在垮塌的瞬间,或可以观照出某个国家及其时代的心灵投影。
上一个时代,大泡沫这样的壮观破灭诞生了eva,eva促使大批二次元脱宅进入社会;进击的巨人以结局一己呈现了令和的收敛与喘息,日常赌国运新冠连击自闭奥运会仿佛是进击巨婴的投影,进击的巨婴送促使大批二刺螈破防面对社会,倒也不失为心理按摩大师,只不过方式要恶意、粗暴、精分得多,一套认知失调乱拳,打得痞子黯然销魂。
相比之下,藤某的精神病人至少是一种出路,三次神风天注定,坂上之云光影易逝,汨罗招魂更无非中二幻想,不如跳舞,不如带着爱,在漫长的蚕室里,跳极乐disco。
虽然说日式的破灭幻灭以及毁灭带有一种迷人的悲剧主义气息,但那并不意味着沼气罐里扔二踢脚,就能模拟出精神小太阳。
最后,在虚拟世界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指jsc。早日接受治疗,早日获得新生。
月月子
(伪)二次元社畜,宗教&科幻爱好者
每天都很困
还没有补到结局,只说看到动画最新进度的感想。这部漫画设定比较好的部分是:抽象的血统、文化、国别的纠缠,加具体的个人交往和情感投入;血统是可以变身巨人,文化是科技树和生活方式,国别是岛、大陆各国以及历史书相关的部分;那么认同到底是发生在哪一个层面呢?这里是都有的,所以解决问题变得极其复杂。如果说一般人类历史的种族屠杀,看起来充满误解而且混杂了文化(比如宗教)和国别(比如国际法权利)的元素,还能说大家都是人,在血的颜色和DNA上没有区别;但是巨人里,艾伦说:我们就是可以变巨人的人种,这里面没有任何误解;某种力量就是蕴含在了人种之中。
在这种矛盾之中,类似黑暗森林的文明扩张和猜疑链变得非常突出:政治需要制衡,好比美国有了核武器中国也要有;以及对强力的恐惧,比如《超验骇客》(虽然是烂片)里德普必死的命运。
谏山创给出了好几个方案,但我看动画到16集为止感觉都会失败:1. 王——强力方主动自闭维持和平,但文明要扩张,岛内总有人不满意要政变;2. 大陆灭了岛——但是文明要生存,岛不可能坐以待毙,会引发世界大战;3. 吉克——强力方维持威慑、但逐渐放弃强力,但因为巨人之力与血统关联,类似于变相种族灭绝,估计也会失败;4. 岛灭了大陆,创造尤米尔人的巨人世界……这个我暂时还不造后面怎么写的,但如果这个结局,只能说作者打算反人类了。
第四集前半截全是各种政治行动,还是挺刺激的,很多动画片会简单描写一方如何非人化另一方以合法化战争,但是两方哪怕仅仅是一对男女谈恋爱,就可以用爱发电世界和平;这部片在非人化和愚民政策上充满细节,而且从一般群众到政治、战士、领袖都潜伏过对方城市深知对方也是人,然而战争始终无法避免,为了演戏还会牺牲一般群众甚至儿童,非常残酷——但是!看不出作者究竟是反战,还是想表达“虽然但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这样”!有细节的几乎都是军政体+贵族,要么可能是因为一直在打仗,或者就是作者对其他政体缺乏想象力……
艾伦大骂阿尔敏被(对方的)记忆(书写的历史)扰乱了脑子,骂三笠是条件反射保护主人的“奴隶”,说自己是 “自由”的,但是我动画片还没有看到他所谓自由的选择到底是什么(毕竟他是进击的巨人)!作者三观闪烁,无论说作者就是招魂军国主义,还是认定作品这么绝望就是要反战似乎都能说通。我觉得很难说作者什么态度,但作者对历史书写的质疑、世界和平达成条件的疑问是非常深的,而且是非常悲观的(为了自保没人会放弃强力,而放弃使用强力并不会永久和平——王的失败),很有可能是反对主流历史叙事或者国际政治说辞的,但他具体支持什么,就很难说。
王知叶
以成为星际战士为梦想的大龄阿宅
巨人后期的核心问题:在帕岛与世界实力差距悬殊时,如何在保持民族国家自由独立平等的前提下,化解不可调和的物种矛盾。
艾伦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屠杀人类和舍弃巨人能力,拉近双方实力差距,化不可调和的物种矛盾为普通的民族矛盾。再让自己死于帕岛人之手,让民族矛盾与自己一同消失。
然而,转型军政府的帕岛在认同艾伦灭世的同时,也继承了那份血海深仇。战争避无可避,无论最终胜利的是哪一方,帕岛都必须付出巨大的牺牲。这种牺牲不仅是战场上的伤亡,更包括军政府为进行战争对平民的残酷剥削以及右翼独裁思想对人类精神的扭曲。
尽管谏山创试图通过刻画地鸣时的地狱绘图以及最后军政府成立时的讽刺对比来展现自己对于艾伦手段与结果的否定,但他也抛弃了原本自由与反战的立场,成为了一名嘲讽一切、反对一切的虚无主义者。
即便如此,作者也是可以将艾伦塑造为一名以酷烈之行径践壮烈之理想的悲剧英雄的,毕竟巨人的世界观就是如此残酷。然而,谏山创却通过所谓的让伙伴成为英雄,过人上人生活的低劣理想,让艾伦彻底成为了一个小丑。
一部本可成为自由与反战精神之代表的巨作,变成了一部描述虚无主义宿命论的庸作。一名本可成为反抗者、牺牲者、革命者化身的主角,变成了追求小团体利益、沉迷儿女情长的小丑。在精神内核层面,这部作品已经烂尾了。
HeavenDuke
程序员,科幻作者,职业肥宅
梦想做一只网络爬虫
如果我们以“世仇”作为《进击的巨人》的主要内涵,那么,这个主题在这部漫画中,到地鸣发动,就已经趋于圆满。毕竟,要为回应这个主题所抛出的问号,并不容易。
以地鸣为分界线,必须要承认,在灭世开始后的很长一段剧情内,本作的张力都很饱满,不论是在民族命运和个人抉择对比,还是在过去和当今的对照上,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艾伦所发动的“地鸣”就像《钢铁议会》题目中的火车一样,只差一个凝固在时间魔像中的瞬间。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故事并没有以两种立场的永恒拉锯作为终点。怪诞虫的出现,进击的巨人对时空的操纵,并没有为这个主旨带来任何增色。故事演化至此,艾尔迪亚人与全世界的恩怨已经昭然若揭,我们已经不再需要符号化的隐喻,去影射什么东西。相反,这两个设定的横空出世,和没头没尾的消失,都给人留下了更大的困惑,不是困惑于作品的母题该何去何从,而是困惑于作品到底是不是关于这样一个命题的故事。
而既然在作品的末尾,作者就这个母题已经无话可说,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只能回到小人物的视角下。但这些角色真的是小人物吗?如果希德勒在帝国毁灭前夕上演同样的戏码,戏里戏外的人们真的能够接受他的说辞吗?主角们所扮演的角色,注定了他们的身份。观众之所以难以与最终话的人物共情,便是因为我们无法接受参与了如此多的历史进程的角色,在最后的关头,忽然表现出事不关己的立场。
从《魔法少女小圆》到《约定的梦幻岛》再到《进击的巨人》,动漫作品所投射出的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似乎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这些作品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不仅简单,而且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或是飞升,或是降神,或是创造出共同敌人,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极度理想化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
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冷酷的,一厢情愿的英雄主义往往会沦为小丑行径。在这一点上,我想,《进击的巨人》已经说得够多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389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幻空间,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