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新星专访(9)| 焦旸:科幻贯穿在我生活的始终
时间:2022-07-06 12:38:0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幻空间 栏目:科幻 阅读:95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进行主旨汇报发言。论坛同时受到了中国科技网、中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科普作家网、中国资讯网、新华访谈网、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深圳商报、大学生网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为进一步展现青年科幻研究新星的风采与面貌,凸显科幻研究的青春力量,论坛组委会对30位参会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并集中推送,号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9
焦旸,现为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9月将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后人类与科幻议题。目前已发表论文6篇,主持科研项目2项。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焦旸: 最早还是不能免俗地要追溯到小学时期看的凡尔纳全集,从此科幻就成为一颗埋藏在我心灵深处的种子,成为打开我想象力世界的一扇大门,也成为我看待这个世界的一种底色。本科时期偏爱反乌托邦类的科幻作品,从老舍的《猫城记》到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从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到岩井俊二《庭守之犬》,这类文本对当下的社会现实仍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引人深思的同时散发出强烈的生命力。研究生期间又着迷于科幻影视作品,不管是《降临》《火星救援》《星际穿越》这类好莱坞工业体系的电影大片,还是《黑镜》《西部世界》《爱,死亡和机器人》《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等相对小众的科幻剧集,科幻成为一个可以使我超越现实生活进而去思索更多终极问题的跳板。
在科幻的定义上,我还是比较认同苏恩文所提出的“认知性陌生化”概念,一方面认知性即科学性的属性要求科幻作品要符合现存的物理规律并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陌生化即文学性的属性又强调科幻作品要对科技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技术理性对人的异化上进行哲学层面的反思。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焦旸:
科幻首先是我的兴趣爱好,是我阅读或是观看文艺作品时的一大偏好。其次才是我的研究对象,是我的学术研究兴趣点。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闲暇,科幻贯穿在我生活的始终。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焦旸:
作为一个刚刚踏上学术研究领域的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我逐渐感受到了科幻文学研究在学界逐渐上升的势头;同时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我又很想将自己学位论文研究的题目和自身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于是选定了最为知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走上了我的科幻研究之路。
最初对科幻的研究比较狭隘地局限在作家作品的研究上,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方向逐步延伸到科幻文类的总体特性,甚至会借由科幻进一步关怀技术异化带来的伦理问题等技术哲学方面的问题。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焦旸:
首先是有积极性,在此次论坛中我切实感受到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不论是评议老师还是汇报发言的青年学者,大家都将全部身心投入其中,丝毫没有因为线上的形式而束缚住彼此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其次是有归属感,通过参加此次论坛,我有机会聆听了各位从事科幻研究的同仁同好的精彩报告,更有机会见识到从前“只见其文,未闻其人”的各位多年从事科幻研究的前辈老师的精彩点评,参与其中使我有种终于找到了组织一般的归属感。
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这次论坛给各位青年学者甚至整个科幻研究的未来所提供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首先体现在入选作者分布在博士、硕士、本科各个学历层次上,其次体现在涉及的议题包括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教育、网络科幻、科幻与社会研究等多种研究领域上,不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展现出很强的且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焦旸:
如果在每一个分论坛后都设立一个简短的讨论环节,可供各位师友甚至旁听的观众对刚刚报告过的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群策群力,对帮助作者进一步完善文章可能会有所裨益。
十分期盼第一届线下的会议可以在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成都举办,并邀请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一些科普性质的讲座,开拓眼界的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当下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焦旸:
当然可行。非常乐意。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焦旸:
认同。但没有深入地思考过个中缘由,可能和为了学术而学术、学术与兴趣相脱节的大局势有关。
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焦旸:
我本身也是个刚刚踏上学术道路的新手,还谈不上能够发现群体性特征的地步,但隐约有着“研究对象趋于同一且多集中在名家名篇”的主观感受。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焦旸:
非常感谢论坛的主办方能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参会机会,短短两天的议程密集且充实,在此我聆听了各位从事科幻研究的同仁同好的精彩报告,开拓了眼界,更见识到各位在科幻研究界耕耘已久的前辈老师的精彩点评。之前看文献、写论文时总是挑灯夜战、独卧书斋所产生的孤独感在这两天里消失殆尽。让我知道在学术这段旅途上,还是有很多先行者与同行者的,并不孤单。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395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幻空间,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凯莉·罗布森:淑女何敢 | 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