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与科幻
时间:2022-07-06 12:40:0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时报 栏目:科幻 阅读:104
国画与科幻?这期标题没写错吗?没错,前几天,我应邀到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参加了一场论坛,名字就叫《科幻与山水——平行视野的世界想象》。本文就是想给读者介绍几位关注科幻的国画大家。
泰祥洲:把国画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水墨画家
这场论坛有一个标题,叫做《从“宋”到未来》。中国山水画成熟于宋代,这是美术史的常识。它是否还有未来?则是美术界的一个疑问。论坛主讲人泰祥洲用他的画做了回答。
泰祥洲是被国际主流博物馆收藏最多的当代水墨画家。2017年,我第一次参加泰祥洲艺术研讨会。当时,他指着一幅画介绍说,这幅画取材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画家能讲出这种概念让我很惊讶。后来,我在泰祥洲的履历中找到了答案。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他就到新西兰学习新媒体艺术,参加过《指环王》剧组。泰祥洲很早就能把国画与现代科技理念结合起来。
正在南池子美术馆举办的泰国祥洲画展,主题为“天道幽明”。里面有一幅画,使用传统山水技巧临摹一块陨铁,那块陨铁也一并展出,向观众呈现着亿万载光阴留下的痕迹。
泰祥洲更多的画作并不具象,而是取材于“暗物质”“平行宇宙”这些当代物理学概念,但是完全使用传统山水画技巧绘制。一些篇幅巨大的画作覆盖大半面墙,科学家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暗物质,被画家用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朦胧中透着恢宏的气势,给观众带来十足的沉浸感。
泰祥洲是学者型画家,他曾在博士论文中回顾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对古代天文学也颇有造诣。2013年后,泰祥洲又开始把现代物理学的时空观绘入画卷,开创了山水画的未来。泰祥州学习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技法,画的却完全不是宋人眼中的世界。比如《黄钟大吕》这幅画,水在大气循环中呈现的各种物态被画家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效果,而这是宋人不具备的现代知识。
费俊:高科技武装起来的艺术家
这几年,科幻论坛少不了费俊的身影。他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带领团队为多个沉浸式话剧进行整体设计。费俊的工作环境不像画室,人们要在各种电子机械装置之间穿行,摆弄这个,组装那个……在最终的艺术效果形成之前,这里更像科学实验室。
这样一位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艺术家,当年毕业于版画专业。最早的成名作则是剪纸。这些流传千载的传统艺术更接近于设计行业,费俊也较早地接触到了现代设计理念,开始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作。
早在2003年,费俊就将版画用数码技术加工,并在美国纽约州威尔斯维尔展出。费俊也有海外留学经历,较早接触到数码、视听和互动技术,很快就掌握它们,并用于艺术实践。如今,费俊已经成为科幻与艺术结合的带头人物。
张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实践者
《九州》是一个脱胎于科幻杂志的奇幻体系,因为很早就给《九州》系列作画,不少科幻迷都认识张旺这名画家。
2017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张旺的形象设计作品集,名叫《东学西渐》。作者完全用国画技巧绘制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变形金刚、绝地武士、超人、蝙蝠侠与孙悟空、四大天王这些形象混搭在一起,形成了奇特的画风。
这位“超级英雄”爱好者师从范曾等国画大师,曾经以《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美学涵义》为毕业论文拿下硕士学位。如今,张旺担任南开大学数字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在这个平台上,继续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实践。
司马飞:“科幻中国画”流派的开创者
湖北画家司马飞专攻水墨。曾经担任李可染艺术研究会的研究员,日文杂志《水墨之友》的编辑。2013年左右,这位传统画家开创了“科幻中国画”流派,用传统画法表现“畅游银河系”“天猴与地猴”之类科幻题材。司马飞的画作又称“意象派绘画”,他的“科幻中国画”更是用写意手法,表现画家心中的科幻景象。
这些接受过传统熏陶,又将笔触伸向科幻的画家,当然是艺术界的非主流。然而,每种主流艺术在历史上都曾经是新兴力量。国画技巧能否与科幻题材相结合?现在并没有答案。所以,让我们继续关注他们的实践吧!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08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时报,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科幻的知识产权保护(第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