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科幻 > 科幻研究新星专访(30)| 李思雪:徜徉于有序且有机的想象之中

科幻研究新星专访(30)| 李思雪:徜徉于有序且有机的想象之中

时间:2022-07-06 12:40:0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幻空间 栏目:科幻 阅读:110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进行主旨汇报发言。论坛同时受到了中国科技网、中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科普作家网、中国资讯网、新华访谈网、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深圳商报、大学生网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为进一步展现青年科幻研究新星的风采与面貌,凸显科幻研究的青春力量,论坛组委会对30位参会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并集中推送,号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30

李思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电影策展硕士,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兴趣:文化研究,性别与女性主义,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曾任豆瓣电影产业号“豆瓣影人PRO”记者;曾任“豆瓣时间”付费知识产品“邪典电影本纪”项目的内容合伙人、编辑及撰稿人。常年担任多家媒体的海外撰稿人,参与策划和报道伦敦本地和欧洲部分地区的电影发布会、电影节及媒体活动,供稿媒体包括:《看电影》杂志、《环球银幕》杂志、“深焦”电影自媒体、《北京青年报》等。策展经验包括伦敦东方电影节(Filming East Festival)BFI“春节展映”单元策展、伦敦散文电影节(Essay Film Festival)助理策展、伦敦当代艺术馆(ICA)助理策展,也曾参与过伦敦华语视像电影节(Chinese Visual Festival)、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等。英文翻译学术专著BFI经典电影解读系列《乱世佳人》(海伦·泰勒著)一辑、《电影开场:如何解读电影的开场戏》(安内特·因斯多夫著)将于近期出版。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李思雪:

我个人接触科幻电影的时间早一些,大二的时候看了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银翼杀手》(1982)一直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影史佳作TOP1,其余两部可能是《2001:太空漫游》和《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而严肃看待科幻并且系统阅读科幻文学经典其实很晚近了,大概是近三年才开始。

“科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定义是思想实验的意义,换言之,我可能对科技本身的运作原理和发展细节有些冷感(但并非认为它们不重要),但是由于学科背景和个人志趣,我更想去讨论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想象一种在科学/科技高度发展的客观背景下,人性/去人性的变化,制度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演绎。有序且有机的想象,大概是我对“科幻”的定义。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李思雪:

科幻目前在我的生活中主要还是作为爱好和兴趣点,但是我能感受到它逐渐移动到我的研究领域,可以与我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文化研究、视觉研究有所结合。同时我也怀有未来从事科幻题材创作的意愿。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思雪:

2019年我去爱尔兰的都柏林参加了当年的世界科幻大会(World Con),参加了许多有趣的论坛,认识了一些从事科幻创作、研究、组织机构的人以及一些纯粹热爱科幻的人,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比如拿到了乔治·马丁爷爷的签名!)。并且作为成都申请2023年科幻大会展会小分队的志愿者,我也能切身感受到在这样一个契机下凝聚起来的中国科幻力量。这个场域确实与很多其他的“粉丝”聚会不一样,相对比较纯粹,有朴实的“爱”的能量在流动,激发我很想继续留在这个领域里看看新鲜发生的事情,结识更多有想象力的人。

通过阅读、搜索、持续的关注,我对科幻的认知确实有了一些结构性和理性化的进步,也更加清楚吸引我的母题是什么(比如人机关系、女性议题等),在拓展阅读和观影的过程中就会更有侧重。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李思雪:

整个组织过程非常棒,有条不紊,审评过程也公正公开,沟通过程也迅速清晰,非常敬佩组织者的组织力与行动力。会后也有相似研究方向的同仁循声而来,互相交流,真正起到了促进学术互动、增进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印象最深刻的是会后收到了评委老师们的详细评述,意见中肯,具有启发性,着实感受到整个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培育与鼓励青年学者。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李思雪:

由于本届线上举办的限制,确实少了一些能够自由交流的场合和机会,这恰恰是论坛让人感到很兴奋且很必要的部分。所以诚然希望明年能够在线下举办。

建议的话,希望有一些与创作者接触的机会,毕竟学界和创作者之间的互动能够激发双方的活力,形成良性的互动。并且希望举办一些试读会、茶话会等可以进行自由沟通的集体活动。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作为小组的其中一员,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

李思雪:

我认为这种模式很有用,且让人获益匪浅。协同合作不仅有助于理论和观点的交换,还能让研究者在心理上感受到处于一个共同体之中,看到同仁们的动态,确实为孤独的研究旅程增添了一些动力和温暖。并且定期碰面也有助于督促研究进度。

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对科幻文本的整体把握和积淀还不够,如果在可行性允许的前提下,不妨也配套举办读书会的活动,以领读人分享和同好交流的形式,是不是也能有助于完善研究基础、拓展阅读范围?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

李思雪:

认同。一方面我能感受到长期在象牙塔中读书研究或者赴海外求学的青年学术研究者/爱好者,大家拥有非常相似的人生轨迹和经验体悟,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田野实践,与一线的工作者、生产者乃至下沉的受众乃是劳动者们又处于平行时空、多重现实之中。并且有时候我们太心急要建立一个“科幻大国”、“科幻强国”,这种愿景当然是好的,但是也会导致研究者们过于扎堆去研究“爆款”文本比如《流浪地球》、《三体》等,而忽略了较为小众但颇有新意的海内外作品。

我的感受是很多研究(包括我个人的)都是从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出发所形成的研究,这当然是无可厚非且具有意义的,但是也有一定风险会变成学术爱好者圈内自娱自乐的东西,真正的研究最终是要与创作和生产形成良性互动的,比如本届中《定位、价值与路径建构:科幻素养的培育探索》这一研究,探索“科幻素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意思且有价值。我对自己的建议是要时刻注意我在对谁说话、为谁写作,如果只追寻自己脑海中的意义,可能会失去与他人、与群体、与现实之间的联结,这对于研究者而言会变成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李思雪:

老实说我是通过本届论坛才大致了解到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情况的,整体上我觉得它依然是一个略显小众和边缘的研究方向,但是能感受到它正在发展壮大,这很令人兴奋。

可以感受到大家的研究背景较为多元,研究的视角也更倾向于跨学科和交叉范式,这意味着大家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来处理“科幻”这个话题。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李思雪:

非常感谢组委会和组织者的辛勤付出,尽管这一次主要以线上交流为主(但也是非常符合“云端”时代、消弭空间限制的赛博时代特征不是吗),但是依然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爱”的空间,让人感到很难得,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携手并肩去探索星辰大海。

采访 吴雨婷

整理 许艺琳

校对 赵文杰

排版 焦学康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093.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幻空间,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