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科幻 > 社长专访(第十六期)/ 李正田: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社长专访(第十六期)/ 李正田: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时间:2022-07-06 12:40:4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高校科幻 栏目:科幻 阅读:108

社团简介:北京科技大学夜星科幻爱好者协会成立于1999年9月29日,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高校学生科幻社团之一。该协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注销与复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高校科幻社团中的重要活跃力量,并涌现出周敬之、孙望路等新晋科幻作家。

本期受访者:李正田,北科夜星科幻爱好者协会前社长,科幻爱好者。

采访实录

高校科幻:您在小时候接触过哪些科幻元素?这些科幻元素是否让您开始对科学幻想产生热爱?

李正田:小时候看过一些很粗糙的科幻故事,记忆里读的第一本科幻小说算是短篇集,其中有些甚至算很猎奇的机器人或外星人的故事。比如有一个故事讲,未来人类在成年时,需要去参加一种考试,考试分数高于分数线的人就会被处死,过于具体的其实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这种新奇感和陌生感还是能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高校科幻:当初是什么吸引着你加入科幻协会,或者说您加入科幻协会的动机是什么?

李正田:没啥动机(笑)。高中看三体和科幻世界,还有特德姜什么的。在高三暑假的时在学校群里面水群的时候有学姐说科幻协会什么的,就加群了,然后就当社长了。(XD)加群后开学就跟着参加活动什么的,觉得还能玩到一块去,就一直留到现在,基本上大学的主要的朋友也是社团里的,就,还挺好。

高校科幻:在知乎上搜索“科幻协会”关键词能够看到“加入北京科技大学夜星科幻协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作为夜星科幻协会的一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您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李正田:我还真回答了,那就搬过来吧。

“17级新人来答一发。当我们在黑暗中热切地谈论宇宙、心理史学、梦境时,我就知道,我来对地方了。

【第一次例会就15岁,十万人什么的】

“我们就像身在异国的游子,他们对该国的语言所知甚少,尽管心中有许多美丽而奥妙的意思要表达,却只能借助会话手册上那些陈腔滥调。他们的大脑充满了想法,却只能告诉你园丁的姨妈的雨伞在屋子里。”

附:开车真刺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年后的更新:

搞科幻知识竞赛,把搭档主持变成了女朋友。科幻社团属实好地方。

高校科幻:您都参加过哪些科幻活动?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李正田:京津聚会!还有就是参与搞的知识竞赛。京津聚会是因为很好玩,知识竞赛是因为收获颇丰。相比社会上一些大型活动或许没那么成熟与完善,但因为这些活动要不就是我参与组织,要不就是我认识的同学们组织的,总感觉更有亲切感,也更加的记忆犹新。

高校科幻:当社长的这一年有什么特别的体会?

李正田:一学期时间真的很短,一晃一周一晃一周,想办活动啥的千万不能拖,不然就很容易荒掉。我不认为我是个及格的社长,没能尽自己所能给社团和同学们组织更多更好的活动。社团最好是能够保持有两三个,三四个有执行力的同学,这样不论是对社员还是对于组织者而言都是既能有足够的活跃度,也不会过于依赖个人,社团的发展就容易保持正向。

高校科幻:高校科幻协会普遍存在会员参与线下活动积极程度不高的问题,但我发现夜星每次的活动都能有很多会员参与,在这方面有经验可以分享吗?

李正田:欸……感觉也没有很多人啊(挠头)。不过确实线下活动参加人数是挺多社团都面临的问题,有时候其实社团内部也可以搞搞茶话会,作品安利会什么的。不过我们社团对于拉到多少人其实并没有怎么上心,更多的想的是社团内部怎么好玩,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吧。

高校科幻:您觉得高校科幻迷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社团和民间科幻组织(平台)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李正田:需要多样性。很多科幻迷都是通过一些作品或者作者来入门,比如最多的就是三体,但之后呢?要通过活动和讲座等等,展示科幻不仅仅是特定的几部作品或者几个作家,科幻也不只只是几个点子。让喜欢科幻不同侧面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所适应的地方,不会因为不能融入所谓的“主流粉丝”而感到无所适从。

高校科幻:很多科幻征文比赛都提倡所谓的“硬科幻”写作,在您看来写“硬科幻”需要具备怎样的科学基础?

李正田:科幻文学,落脚点在文学。所谓的硬科幻也只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内核表述的技术性的选择。我从来就不喜欢软科幻硬科幻这种描述,因为这种分类本身就是暗含着对于“软科幻”的鄙视,从词感上就将其置于一种低一等的位置。作为文学作品,科幻虽说有着科学的色彩,但其首先是文艺创作,首先要遵循的我认为不是科学的逻辑,而是文学的逻辑。很多时候我们说一部作品如果犯了难以容忍的科学性错误,其实往往在此之前我们是因为其文学性不及格而产生了敌意。这点在理工科同学们的作品上更容易产生,因为很多时候理工科出身的写小说是点子驱动型,写小说甚至可以说就是为了讲点子,讲幻想,而不是讲故事。这种角度出发其实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文学上该补课的地方一定要补课,不要觉得点子够“硬”就可以忽略其他缺点。并且理工科在科幻和科普的写作上面很容易落入一个陷阱,就是作者在某一领域已经待了很久,把很多想法视为理所应当。这点一定一定要注意,读者的多样性总是比作者想法的多样性要多,要多替读者的“无知”考虑考虑。要先能“俗”,能讲出一个有完整故事驱动的“平庸故事”,再追求雅,追求标新立异,追求硬核。切莫本末倒置。

高校科幻:对科幻协会以及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期待?

李正田:我一直认为能看科幻的人有一种共通的特质。科幻本身追求的是思想的广延性,那么我觉得读科幻的人也应该如此,追求人生经验的广延性。多读好书,多看好电影,一定要看特德姜,嗯。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李正田:我不太想说我热爱科幻,我觉得是享受科幻,作为科幻迷最大的自由就是有的时候可以放下科幻去做别的,看别的。有句话叫“科幻的意义就是自身”,那么作为科幻迷的意义我觉得就在于科幻及科幻以外的所有。“宇宙很大,生活更大”,科幻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从这里可以到很多地方:历史学,宗教,哲学,自然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要保持一点幻想,再去走入更大的更现实的世界,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完)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19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高校科幻,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