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专访(第四十八期)/柯翔宇:加强合作,实现社团活动充实化和专业化
时间:2022-07-06 12:41:17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高校科幻 栏目:科幻 阅读:120
协会简介:上海大学科幻社成立于2012年,至今已传承八代,由最初几个好友在贴吧发起的同好会,到如今近百人的大型社团,是对科幻的喜爱让我们坚持下来。
我们都是这个巨大的宇宙中的孤独行者,
每天在独自的时间轴中求索,
欢迎来到上海大学科幻社,
在这里你我的世界线将收束,
在这里死神永生,
在这里希望长存!
盲视的人类能否找回自己的回魂尸?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你,更是你一生的故事!
本期受访者:柯翔宇,昵称柯·抖抖·九块钱·怎么哪都有你·翔宇,是上海大学科幻社第五代社长,在任期间励精图治,精打细算,成功举办了嘉年华鬼屋、《三体》读书会、第九届上海高校幻想节等活动。因一年内将前任结余1000多社费并当年鬼屋收入2000元花到只剩9块钱留给六代目而被痛殴。卸任后仍不遗余力在社内指(ceng)导(chi)工(ceng)作(he)被新社员吐槽“你不上课的嘛”。即使身在美帝依旧关心社团发(shui)展(qun),有着一颗真挚的科幻之心。
采访实录
高校科幻:您如何定义科幻?又因何选择了科幻?科幻本身对你意味着什么?
柯翔宇:我觉得科幻是对未来世界的形态和未来技术的应用的想象,和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我选择科幻的契机是因为初中偶然阅读了小说《安德的游戏》。在此之前,科幻在我的书单里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门类,只是和奇幻、魔幻、武侠等一样作为消遣读物,而在读过《安德的游戏》之后,那种充盈的想象力和不可思议而又能有理有据的科幻力量震撼到了我,在一口气读完了系列《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之后,科幻就在我的世界观里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个别具一格且让我愿意付出时间和感情去投入的爱好。科幻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当看到《星际穿越》里幽邃肃穆仿佛要把时间吞噬的黑洞时,当看到《降临》里硕大神秘如漆黑墓碑一般悬浮在大地之上的外星飞船时,当看到《流浪地球》里战鼓般轰鸣着向太空喷涌出蓝色巨剑的行星发动机时,普通人可能会赞叹一下“呀,真酷”,而我呢?我只会全身颤栗,泪如雨下。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社团的?为什么加入社团?在社团里您收获了什么?
柯翔宇:刚进大学时,我就打定主意要加入科幻类社团,果不其然在招新日里看到了上海大学科幻社的招新摊位,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加入啦。我在社团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朋友,我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但都因为对科幻的喜爱而走到了一起。我遇见了照顾我的学长学姐,结识了特长各异的同龄人,也手把手带出来一批可靠的后辈。在社团的自由氛围下,每一个人不分性别,不分年龄,都很可爱。
高校科幻:贵社团从2011年开始成立,社团的宗旨是什么?在您看来,您所在的那个阶段的社团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如何去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柯翔宇:好问题,我社并没有什么明确传承下来的宗旨,都是由每一届社长自己的想法定的基调。我作为社长时所奉行的宗旨就是:社团是用来玩的,但是要玩出水平,玩出精彩。所以我在制定活动时不会强制社员参加或者出力,我希望大家是凭着兴趣和热情来参与社团活动,能在科幻的主题下玩出我们的水平。我觉得我任职期间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拉到了几个颜值很高的妹子吧哈哈,而且她们一直留在了社团里,对于科幻社团来说也是一种运气。正经点说的话,相对于前后两届,我个人的表达能力比较突出,因此无论是对外对上交流还是内部开会、活动,都能靠个人强大的口才(脸皮)撑住场面。劣势嘛,可能就是我比较懒,有些时候可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也错失了一些不错的发展机会。从马后炮的角度看,权衡可能就是找一个互补的副手吧,我可以负责拿主意和场面上的部分,副社长可以负责督促计划的进行和细节的填充。
高校科幻:2017年上海大学承办第九届“上海高校幻想节”,在办幻想节的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柯翔宇:最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接待外宾。2017年上海市科协打算在上海申请2020年的世界科幻大会,因此借高校幻想节的机会,请到了当时世界科幻大会的轮值主席Crystal Huff(赫晶)女士前来考察。我也有幸带着几位社员陪赫主席在上海逛了一天,不但了解了很多科幻大会和作家的趣事,还练了练英语。赫主席和我特别喜欢的作家特德姜是很好的朋友,还帮我在《你一生的故事》上签了名。此外,最感动的事是在幻想节进行中,作为主席的丁丁虫老师(我们叫丁统)特别请我们八所高校的社长上台,当着许多观众和嘉宾的面,对我们为了活动做出的贡献表达了感谢,那一刻,作为一个科幻粉,真的觉得很骄傲。
上图最右是我
最右边的旗帜是我社
我社在幻想节的圣诞啪留名,“抖抖”是我的外号
我社的社员也参加了现场的组织管理活动
高校科幻:我了解到鬼屋是上海大学科幻协会一项标志活动,没有局限的想象力和设计是鬼屋最迷人的特点。这样的活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活动需要的人员(包括校外志愿者)是如何招募的呢?活动的结果如何呢?您觉得这一特色活动可以给参与者带来什么收获呢?
柯翔宇:鬼屋从初代目的时代就开始了,刚开始只是一个突发奇想,结果发现效果非常棒,于是就成了历届的传统和招牌(财源)。志愿者基本靠在朋友圈、公众号和各大群聊里推送招募,喜欢扮鬼吓人的同学很多,所以每次招鬼都很抢手。至于活动效果,简单来说,20元的票价,一晚上净利润一千多,基本可以支撑未来一年的社团活动了。至于参与的收获嘛,可以参考前社长写得回答:当鬼屋里的鬼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53146/answer/40388478。- 徐慧敏的回答 - 知乎
高校科幻:据了解,上海大学科幻协会举办过社团观影会和科幻社TED讲座。观影会、读书会、讲座会作为常见的社团活动形式。您觉得哪个活动形式能给现场带来好的效果呢?您觉得怎样才能把活动组织好,形成社团特有的风格呢?在组织活动方面有什么经验?
柯翔宇:具体哪个形式也得看目标受众,比如观影会就是针对社团内部,大家借这个机会借间教室,买上零食桌游,一起放松一晚,看到精彩的地方还可以随意吐槽,可谓其乐融融。读书会相对严谨许多,我们也会和校内其他读书类的社团合作,事前需要认真准备干货,面向的同学不仅有熟悉的朋友,还有来自其他学院,尤其是文学院的同学,很多人对科幻并不是十分了解,抱着好奇的态度来听一听,我们也想尽可能地安利一下科幻文化,有不能弄得冷场尴尬,所以准备起来还是比较头疼的,好在最后的反馈看来效果还不错。至于社团独有的风格我觉得很难说清楚,可能更多还是跟这一届的骨干的性格有关,比如我就能明显感觉到大一大二的新成员和我当时的成员,性格上喜好上就有很大不同,有的时候真的感觉95后跟不上时代了哈哈。经验谈不上,社团本身还是比较轻松的,关键在于调动干事和社员的积极性,很多不错的活动都是集思广益出来的。
高校科幻:上海大学科幻协会和其他八所高校科幻协会,以及社会组织共同成立了科幻苹果核组织,并获得了第七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社团奖。请问上海大学科幻协会还获得过哪些荣誉?在举办活动方面有什么成就吗?
柯翔宇:咩,奖项都是抱大腿获得的,这条就不细答了吧~硬要说的话,就是我们每届的年终大考(社团星级评选),都能靠着前辈留下的财产(活动和荣誉)和我们自己的吹牛大发,混到一个四星级(最高五星,寥寥无几)的评级,想想还挺不容易的。
高校科幻: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开启,协会负责了校园内的海报张贴的宣传活动,每个地点都细心地贴了超过三张海报。社团在宣传活动方面有什么计划和方法?从科幻发展的角度,社团如何和组织、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幻活动(例如征文)的举办?请问您觉得吸引科幻迷参加科幻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动科幻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柯翔宇:因为已经离任了,所以就从宏观层面讲讲吧。活动想要吸引人,最关键的就是找准需求。类似于征文的活动应该多和书店、杂志社联合,因为他们有发文章的需求,所以往往一拍即合。和企业的合作,目前主要是和游戏产业接轨,也是因为科幻风的游戏有市场需求。作为一个科幻迷,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是能不能请来大腕,比如能请到刘慈欣,那都不用宣传,人家还得抢票。当然大刘级别的现在肯定很难,在上海可能也就苹果核背靠上海科协有这个面子,但是请到其他不是很出圈但在圈内又有一定地位的创作者来参加活动,还是很有帮助的。
高校科幻:社团的人数有多少?每年都会保持多少会员人数的增长?男女比例如何?
柯翔宇:招新每届能招到7、80人,说明群众基础还是不差的,但最后留下来的可能只有二十多人。男女比例就不提了,我能拉到俩个漂亮妹子,已经能在前任社长面前横着走了~。
高校科幻:社团中有哪些特别优秀的成员,他们是怎样一步步的走来,在这艰难的路途中有什么苦与乐,收获了什么,有成长了多少,有什么质的蜕变?
柯翔宇:大家都会收获到友谊,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对科幻的喜爱,能够得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的理解和认可,更能坚定我们最初的选择。同时,很多最初因为科幻走到一起的小伙伴,后来也不仅仅是科幻同好,更能在方方面面缔结下友谊。以我亲自选中的接班人来说,虽然差着一个年级,但我们至今还保持着交流,能看到他把社团管理的井井有条,又能在学业事业(甚至爱情)上取得耀眼的成绩,实在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和朋友们一起走向成熟,就是我在科幻社收获的最大的礼物!
高校科幻:上海大学科幻协会作为科幻苹果核的合作高校之一,应该可以得到很多老师和厉害的前辈对于科幻创作或者促进社团发展的经验吧。您个人受到了团队中的哪些积极的影响呢?对于为社团提供过帮助的老师或者同学有什么想说的话?对社团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吗?
柯翔宇:前两问的答案很多都在前面的回答里了,这里就简单谈谈对社团未来发展的期望吧。我希望疫情不要让这一届新上任的干事们失去了活动的激情,希望下半年的招新还能顺利进行,社团是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继续发展的,剩下的就希望能力很强的七代目能够选中一个得力的接班人吧。
高校科幻:我接触到的科幻迷大多是因为《三体》而入坑,您如何看待《三体》热潮下高校科幻社团冷热不均的现象?我在福建读书,了解到福建有很多高校都没有科幻协会,城市的科幻氛围也不是很浓。而上海,成都,北京是热门的科幻城市,像成都市有市区宣传部的科幻活动。您觉得应该如何去平衡各地区的科幻文学的发展?是否应该去促成高校创办社团或者社会组织举办的科幻活动?
柯翔宇:随着《三体》、《流浪地球》的火爆,大刘也成为科幻界出圈的第一人(叶老暂不计入排名)。但大刘的火爆并不代表科幻文化的火爆,科幻依旧是一个小众的亚文化圈子,某种意义上,《三体》的出圈甚至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黑粉、饭圈、营销号和流量经济(艾特某堡垒)。这是我们科幻迷必须面对的事实。要想让中国的科幻文化发展,就必须走出去,不能圈地自萌,要直面出圈带来的挑战,科幻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即使冷酷如大刘的小说,我们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所以,科幻社团也应该具有包容性,包容很多所谓的“外行”的加入,同时加以适当的引导,让科幻在越来越通俗的同时,还能保持其核心群体的专业性。具体到社团活动来说,就是广开大门,积极邀请感兴趣的路人加入,然后在活动上要有科幻的特点和干货。不同城市的科幻氛围不同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科幻文化在中国也是刚刚起步。成都、北上能背靠资源,自然能先发展起科幻文化,但其他城市还是需要耐心等待,毕竟“先富带动后富”嘛。一些小地方的初创社团可以多和北上成都的科幻组织合作。目前无论是上海的苹果核、还是川大幻协、《科幻世界》杂志社每年都有面向全国科幻迷的活动,尤其是向高校的科幻社团倾斜资源,比如银河奖颁奖、苹果核的幻想节都有社团内部票,活动的志愿者也是优先从社团里招,我觉得其他地方的科幻社团可以多关注相关的活动,肯定能发现很多很好的机会,用于在科幻氛围不是很浓的地方,实现社团活动的充实化和专业化。
高校科幻:对于想学习如何管理科幻社团的同学,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
柯翔宇:作为兴趣类社团,最关键的是要想法子让社员愿意自发地留下来,而不是像其他学生组织那样制定过多的束缚和条框。一个开放、自由、以玩为主的社团氛围是比较适合的。当然少的规矩不等于不制定章程。我建议要在社团账务、社团活动资料等方面建立比较严格的章程。留人的最好方法是向核心社员优先提供资源,尤其是来自社团外的资源,比如一些电影的首映会、知名作家的见面会、联谊派对等,往往提供给社团的票位是有限的,应该向骨干们倾斜,同时各类不太难组织策划的小活动的频率要高一些,长此以往社员就会形成惯性,继而形成核心团体,社团才能长以为继。
高校科幻:您觉得如果社团内外进一步优化,你们可以做什么?科幻平台可以做什么,才是对你们最大的帮助?
柯翔宇:这个问题比较宽泛,我只能简单回答一下。内部优化的话,我希望社团能建立更完善更统一的资料库,这样可以把每一届的活动信息、经验和记录保留到下一届,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外部优化的话,希望能与更多的组织合作,近两年科幻类型的组织如雨后春笋,时代在进步,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走出校门,才能有更多发展空间。科幻平台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给我们提供更多合作的机会,能一起办更多更丰富的活动。
高校科幻:您对高校科幻平台有什么建议?最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柯翔宇:建议谈不上,我也只是个普通的爱好者而已。想说的话:每一种爱好都有其独特的力量,如果我们选择了科幻,那就坚守下去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感受到科幻的力量!
(完)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27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高校科幻,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