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星(第六十期)/雷虹:听群星的呼唤,向着璀璨的银带一路往前
时间:2022-07-06 12:41:29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高校科幻 栏目:科幻 阅读:126
本期受访者:雷虹,93年双子座,税务系统公务员,喜诗歌、好天文、爱科幻,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获全国大学生“科联奖”优秀作品奖,超新星科幻征文一等奖,数次江西师大科幻征文一、二等奖。《科幻立方》《科学24小时》《超新星》等上刊作者,“未来税务局”系列科幻故事在税务系统《湖南税务》杂志连载。上百余首现代诗歌、古体诗词收录于各类国家出版社出版的诗辞典籍、杂志、报纸中,另在各处发表和编撰过科普文、杂文若干。
采访实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以何种形式接触到科幻这一领域的呢?您觉得科幻入门的作品会影响对于科幻的情感吗?
雷虹:其实我从小就对一些科普节目、科幻电影比较感兴趣,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坐在家门口的小坪子里仰头观察太阳里面的那些黑子(好吧,裸眼直视太阳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也会尝试在晚上守着夜空,看是否会有流星划过。说到底,要说“接触科幻领域”,我觉得我父亲是“始作俑者”,他自己可能至今不觉得,然而,记得我小时候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会经常半开玩笑地跟我说一些“太阳上面住着人”,“天上的星星会掉下来”“外星人降临”等一些奇奇怪怪的话题,引发了我对科学幻想的兴趣,关注起宇宙本身。
我觉得入门的作品不会影响对于科幻的情感吧。拿我小时候来说,对我思想产生系统性深远影响的便是《奥特曼》系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心中的科幻就一定得是《奥特曼》。一些动画片、科幻电影多少也能对自己产生影响,对小孩子来说,科幻的情感只会有一种,那就是最终“能够让自己开动脑筋”,感觉到新鲜。这些科幻作品不分仲伯,都能从不同角度激发自己对未来的思考。
高校科幻:您是如何定义“科幻”的?
雷虹:在我看来,基于一定的科学逻辑产生的相关想象,便是科幻,科幻是科学发展、激发人类创造的源动力之一。
高校科幻:您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什么?有没有哪部科幻作品对您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
雷虹:哈哈,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是“我都喜欢”。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最”喜欢,只有不断出现的“更”喜欢的作品吧。不过,我在初中二年级第一次接触科幻小说时,罗杰·泽拉兹尼那篇《趁生命气息逗留》让我印象深刻了很久,那是我的入门科幻小说,可能是当时年龄比较小的原因吧,我永远记得那天下午,我看得比较艰难,但是就是觉得这小说十分有趣。
要说在创作方面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科幻作品(不仅限于科幻文学的话),我觉得当属《星际迷航》系列吧,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系列”,而不是“部”。《星际迷航》的10部老电影、3部平行时空新电影、7部新老电视剧、1部动画片、N部粉丝剧,一共800余集,我都看过,还看过若干相关的小说,从内心上说,《星际迷航》系列刷新了我对世界观的认知,使我更爱科幻了,在创作方面,它用它如此庞大、卓越的世界观、剧情体系,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在写作各方面的疑问,给了我挺好的规划性指南和脑洞。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何契机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
雷虹:我在小学五六年级时,曾凭兴趣写过哆啦A梦的同人故事,哈哈,里面的男主角是我自己。当时,想写个“很长很长很长”的故事,于是在笔记本上一直断断续续写到初中一年级期中才彻底停下来,后来呢,也偶尔写过校园故事、青春小说、网游小说什么的,好像还发表过一些,不过那时在我心中一直没有练笔、创作的清晰认知,之后在初三毕业的那年,有个隔壁班的朋友上课期间在教学楼跳楼轻生了,我开始经常思考起人生、生与死、宇宙啊世界啊之类的事情,直到高一的时候,我在一个春末夏初的普通夜晚,握着钢笔,熬夜写出一篇叫做《轨迹》的万字科幻小说,写下“初稿完成”和落笔日期的时候,那一刻猛地发觉,写作的感觉真好。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高校科幻:“星原子”这个笔名看上去很酷,起这样的笔名有什么含义吗?
雷虹:哈哈,其实这么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挺多人问过我。是这样的,“星原子”是我曾经的笔名,从刚科幻练笔时就一直跟着我,还用这个笔名创办过“新尘科幻”等科幻爱好组织、参与过“全国科幻爱好者联谊会”的科幻工作和活动,挺久的事情了。现在发表各类作品时一般会直接署自己真实姓名,不过,我相信还是会常使用在各类其他工作和活动中吧。前两个字取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一个字取“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的君子之意。然而事实情况是,很多跟我比较熟的幻迷朋友,会把“星原”这词拆分了,“原子原子”地叫我……我额头上的黑线啊(囧~)
高校科幻:《释爱》作为您第一篇获奖并出版的作品,其写作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吧。写作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比较大的困难吗?是如何克服的呢?
雷虹:啊,说到《释爱》,那是我挺久的一篇小说了,但确实如说到的那样,是我人生中第一篇获奖的作品,它让我在之后的科幻路中充满了信心。
《释爱》的创作过程其实还算顺利,如果非要说个困难,那么大概是时间吧,如何挤出写作时间,是个让人纠结的事情,毕竟你一天到晚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而写短篇小说讲究的就是一股子劲,一鼓作气写完,这样当时的灵感才会完美地在纸上忠实呈现。对年轻的科幻练笔者来说,你在落笔之前就要先想好自己打算怎么处理笔下的故事,如果只是兴起而动笔,没有任何规划没有任何腹稿,那么在写到一半时,很容易就会遇到瓶颈。“瓶颈”对写中长篇的人来说,还算正常,情有可原,但对于一个写短篇或者超短的人来说,本身就那么点字,本身文字工作量就没有中长篇的大,这都会有创作困难的话,那么就要好好思考下自己写下的那些文字是否有意义了,是否在动笔之前考虑周全了。人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一个作者该为笔下的每一个字负责,不会走路就要先踏踏实实地学走路,再做跑的尝试。
高校科幻:除了科幻作品,您也创作很多诗歌诗词、科普文章和散文,您觉得科幻的浪漫对您其他方面的创作有影响吗?这些作品有共通之处吗?
雷虹:我喜欢科幻文学,注重的确实是它的那种浪漫,这种浪漫可以跨越时空维度,融入到恰到好处的舞台上,展现给读者。久而久之,对我在其他方面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拿诗歌创作来说,我的诗歌出发点和落脚点和其他一些诗者比较起来,更多的会是在空灵的世界观层面思考,并且不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浪漫。由于热爱科幻文学的关系,我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把人类、社会甚至世界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和思考,这是一种奇怪的上帝视角,最终使得我的各类作品整体上会偏向理性主义吧,哈哈,甚至会有某种“性冷淡”风?不仅限于我的小说作品。
高校科幻:您有短篇《释爱》,也有在《湖南税务》杂志长期连载的《未来税务局》,您个人更擅长哪种篇幅的写作呢?觉得这两种篇幅的作品在创作时开篇、设定等有什么区别?
雷虹:谈不上擅长,我个人现在更喜欢的是中篇至中长篇的写作,我觉得中长篇这种篇幅的写作完全是为我们这种不能把写作当饭吃的人量身定制的。如之前所提到的《星际迷航》系列作品,它对我近两三年写作方式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我更愿意在基于可用的原创世界观前提下,持续地进行中篇、中长篇科幻小说创作,有日本“连续短篇”理念的影响在里面。在我看来,中篇小说比短篇小说篇幅长一些,比长篇小说短一些,比起短篇,它能把故事摊开说得更完整,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都能够更加地饱满,跟长篇相比,又完美避免了长篇的各种高写作风险。在找到一个可持续使用的世界观前提下,中篇创作完全可以呈现出攻势良好的“群狼战术”,如虎添翼。由于中篇小说的篇幅不长不短,可以让写作的人有写作的快感,让阅读的人有阅读的快感,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目前来说,独立短篇是我现在比较摒弃的一种篇幅,在我看来它只适合练笔,只适合参参赛,展现一个小脑洞,昙花一现,博君一笑,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就没有然后了。不过它在写作手法和时间精力耗费上并不低,是一场写作技巧的“阅兵式”,有利于展现出作者的文笔底子。
高校科幻:从2012年至今您每年有作品发表,是什么让您保持了如此高的创作热情呢?日常写作的频率是怎么样的?
雷虹:如果我说是因为“爱”,大家会不会笑起来呢?唯有热爱,才能抵御漫长岁月,这种对文学的爱,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才对,它跟你的日常工作不同,你工作三十年就会走向退休,而这份爱好,你可以与之相伴一辈子。
写作方面我比较随性,没有刻意地去在意写作频率,因为我不是单纯为写而写,而是在感受生活的同时,顺手写下文字,写诗歌诗词是如此,写随笔杂文是如此,写科幻小说也是如此。好在自己生活的自律性比较强,我知道什么时候必须去动笔,什么时候必须放下笔去休息。大家不要有一种焦虑症,觉得谁谁谁怎么那么高产,怎么天天有那么那么多稿子出来啊,大家都是写过作的人了,别怀疑,人家只是天天伏在桌子上罢了,很可能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不正常。没有谁是三头六臂,有些是得靠这个吃饭,有些是纯粹为了写而写,为了量而写。大家都只有一双手、一个身体,有得必有失。我们不应该每天围着一堆稿纸转,而应该让稿纸在我们的美好生活中自动留下一些文字,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别去花时间做文字的奴隶,要让文字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很理解一些写手想尽快写出美美文字的心情,不过我要告诉各位小哥哥小姐姐的是,文字的事情,急不得,我们首先要爱生活,才能说自己爱文字,文字只是组成你生活的一个很小部分,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哦。
高校科幻:关于科幻小说的投稿和发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雷虹:这个没有太多经验,写好了自己有一定把握了就投吧,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我能肯定的是,如果你自己写的稿件你自己都不满意的话,那么,就先别投了吧,一心求那个退稿信,想表达自己什么呢?不要老是想着去随意码字,急着去投稿,多好好地去打磨打磨,对自己写下的字负责,毕竟它们也是你的孩子。写作、码字找成就感,这年头变得很简单了,但是真正做好文字却没那么简单,浮躁的人越来越多了。对文字负责,是一名合格的作者应有的文学写作精神。
高校科幻:对目前热炒科幻IP的现象怎么看?科幻产业化会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雷虹:热炒科幻IP是个十分有趣的事,十多年前中国科幻尚处于嗷嗷待哺的时期,在我们科幻迷心中,《科幻世界》杂志那时几乎是我们科幻食粮的全部,现在大环境不一样了,投稿者有了更多的上稿或比赛渠道,炒作者也有了更多的小韭菜可挑选着收割,各方都有利可图,一片科幻大繁荣的景象,我觉得挺好的。
作为一个老科幻迷,我才不愿意回到过去那个科幻食粮乏善可陈的年代呢,我并不反对炒作科幻IP,炒作意味着一个圈子有发展前景,有利可图。目前来讲,我觉得能够上科幻IP这列豪华专列的作者还是太少了,仅拿各种投稿活动来说,同质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没啥太多特色,而且浮躁的年轻写手也比较多,很多人自己平时都懒于阅读提升,却希望自己能够一鸣惊人,写出好作品。不过,我相信科幻圈一定能做到良币驱逐劣币,优秀的炒作者会靠自身的努力幸存下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则会被筛选出来,呈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不过在我看来,目前各方炒科幻IP尚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我不知道大伙到底有没有赚到钱,我觉得只有真正整合了作者和作品资源,人合心合,才能集中力量办科幻大事,这应该成为科幻产业化的大方向。
而作为一名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国家税务人员,我私下也希望咱们的科幻产业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税收呢,毕竟纳税最光荣!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雷虹:“编写好属于自己人生的未来文字,导演好有关个人信念的星梦青春。”
这句话送给大家,是我中学时代刚决定走上科幻路的时候写下的,里面杂糅着十几岁的我小小的编导梦和作家梦,大伙可以共勉。而现在自己也还很年轻,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路还很长。希望自己不忘科幻初心,继续前进!
(完)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31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高校科幻,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