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星(第114期)/零上柏:人会被宏大的叙事所裹挟
时间:2022-07-06 12:44:2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高校科幻 栏目:科幻 阅读:129
本期受访者:零上柏,本名柏毅恒,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曾获得第六届“朝菌杯”重庆大学高校科幻联合征文二等奖,第二届“星火杯”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大赛一等奖,科幻研究及文化传播课题组成员。
采访实录
高校科幻:柏毅恒,你好。
柏毅恒:你好。
高校科幻:我是高校科幻平台的采访组成员周游,接下来我们会开始今天的电话采访。
柏毅恒:好的。
高校科幻:第一个小问题,你是从什么时候接触到科幻的呢?
柏毅恒:我接触科幻其实不算特别早,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看三体,然后才算系统的去接触科幻。后面的进一步了解其实也是跟高校科幻有关,去听了你们办的一些活动和讲座,然后才开始慢慢了解。
其实因为很多科幻迷他们是从看《科幻世界》杂志开始了解科幻,但《科幻世界》我看的没有那么多,是在高二高三才开始接触,所以我的科幻作品的阅读量可能都比不上普通的科幻迷。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时间相对充足一点,才开始有计划的去阅读一些科幻作品。
高校科幻:我们了解到,你现在还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在读生。你觉得在你所学的专业的领域当中,科幻充当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柏毅恒: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在我们现在的这种文学教育里面,科幻并没有占到一个特别大的比例。然后就像我们学校来说,甚至连科幻社团都没有。
但是我们的老师可能会在课余的时候向我们安利一些科幻作品,也会跟我们的学生去了解、或者跟大家交流,年轻人现在正在看一些什么样的科幻作品。也有很多老师(推荐的作品顺序)是从叶永烈、童恩正这样的老一代科幻作家开始。
但是总体来说,科幻作品在文学院可能并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高校科幻:看来科幻推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你觉得现在中国科幻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一个困境?
柏毅恒:困境(的事情)其实我想的很少,我可能觉得以目前的科幻创作的倾向来说,大家对于科幻的界定可能有一点点窄,然后更多的是把创作科幻看作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方法,因为就像我们很多同龄的创作者其实特别愿意在作品里面去展现自己的所谓的独特思想,然后把自己的观点非常密集地去输出,我觉得这个可能跟大刘的(的作品)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影响可能有一些关系,因为我觉得大刘的作品中是有很强烈的说教意味的,所谓的这种“文以载道”的观念,对青年人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说可能大家受(这种)影响就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去传达自己的观念,然后把它当做一种传递思想的工具。
但其实我个人认为科幻更多来说是一种方法,帮助我们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本身,甚至是认识作者自己,(是)这样的一种渠道和方法,而不是说一个单纯的说教的工具。所以我相比于大刘(的作品)有可能我现在更喜欢像韩松(的作品)这样更偏向于文学审美的一些科幻作品。
高校科幻:你的作品《涅槃》、《去人间》、《洄游》、《静止》等,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你觉得你在角色身上赋予了什么样的想法?他们身上是否有你比较特别想要去展现出来的东西呢?
柏毅恒:我觉得像是《静止》的话,可能跟我自己的生活联系的比较紧密,因为它讲的是中学的一些事情,比如还有去年参加未来大师奖的《涅槃》,我觉得都是跟我的中学生活,跟我所生活的城市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我在这上面思考的比较久,主人公身上肯定也有我自己的影子,是属于小镇青年这样的一类角色。然后这个小镇里的人又面对着很宏大的、世界性的变化,(形成)一个一大一小局面。关于他如何在学校、家庭和大环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是我比较想探讨的问题。
我们究竟如何去面对自己?我们如何在这样的一种困局中生存下去?这我想深入了解的,但是我自己可能也没有得到一个答案。
所以我觉得,前期写作的一些小说里面人物,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反正都是以死亡为结局。(这)是对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但也是一种逃避。因为作为作者,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他除了死亡这样一种终极结果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他内心的困惑和不安。
《涅槃》http://www.wlkhds.com/wlkhds_detail.php?id=542
《去人间》https://mp.weixin.qq.com/s/Ce2E-_K8Kpl7V0Ab6s3G4A
高校科幻:那么你觉得死亡在科幻作品当中,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象呢?
柏毅恒:我觉得不仅仅是说科幻作品,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死亡都是具有诗性的,具有这种美学意义上的观感,我觉得不能说死亡是小说家的一种捷径,应该说因为我们都会去思考死亡的问题,所以我们把死亡的一种结果展现在小说里,也是给大家提供一种视角。
在死亡之前、死亡的过程和死亡之后,我们作为一个人究竟在思考些什么问题,我觉得它就是一个鼓励大家启发大家去思考的点,然后通过死亡来阐发,去鼓励读者思考这些问题。
因为死亡可以引发出很多的问题,然后也能提供非常大的一个解读空间。这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技巧。但是不是说每一个结局都可以(以死亡结束),对故事来说都是完美的。所以说,小说家在创造死亡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魄力。
高校科幻:所以其实你觉得科幻作品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人”的故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柏毅恒:这可能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因为毕竟科幻有很多种类,也有不同的流派,我觉得作为作者的我自己来说,我更愿意去探讨人的问题,就是科幻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比较舒适的思考方向。
高校科幻:可以听出来你一直比较喜欢大刘老师、韩松老师的作品,那么你会尝试着像老师们那样,去创作更多关于宇宙的科幻故事吗?
柏毅恒:我参加星火杯的《洄游》,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太空歌剧的故事。我觉得宇宙题材对我来说有很深的吸引力。但是我可能做不到像大刘那样,就是那种技术性的思考。因为我本身是一个文科生,然后我对技术、科学层面的认识没有那么深入,所以我自己可能还是在软科幻方面进行想象。
我当时很希望能写出像大刘那样,有非常宏大气魄的作品。但其实我认为随着我们现在时代的发展,我们写作也是在不断地流变的,这种宏大叙事可能对于我们(这些创作者)来说,对于一个人群来说就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像比如刘宇昆(的作品)描述一个阶级(或者)一个群体、描述具体的人的这样的小说会更加的吸引人,当然只是我自己的一个认识。
高校科幻:的确是,那提到你的作品《洄游》,它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我们也知道它在星火杯里面也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那么我想问一下《洄游》的主角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原型呢?
柏毅恒:因为《洄游》这部作品它本身是一个很架空,很太空歌剧的作品。里面的主人公其实是一个机器人,我觉得他们虽然不是我生活里面的人物,但是他也是包含了我对于生活的思考,包含了我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一些事物的思考,的确存在不可替代的个体经验,他们虽然性格迥异,可能是机器或者是人类,但是他们最终都是在替小说家说话,我觉得是这样。
高校科幻:是的,角色会替小说家说话。下一个问题是,请问你是以什么渠道了解到星火杯、了解到高校科幻的呢?因为之前你刚刚提到,其实高校科幻算是你在科幻这个领域里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来源?
柏毅恒:对。我最开始了解科幻是在八光分文化和寻麓书馆一起办的科幻会客厅里面,然后听到了介绍比如刘洋老师的《火星孤儿》等的几场讲座,我记得当时文杰学长也在里面。他也会分享一些链接,然后就了解到高校科幻(公众号),里面内容也非常丰富,(是)这样一点一点的(了解)。后来又看到了关于科幻茶馆的一个推文,就试着去参加了一下,然后慢慢的就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了,是这样。
高校科幻:你是否有参加过一些比较让你记忆犹新的科幻活动??
柏毅恒:因为我开始参加是去听一些推介科幻小说的活动,是在疫情期间,所以可能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线上的,线下的就非常少。然后线上的活动我觉得一开始说的科幻会客厅我的印象就很深刻。请到了八光分的戴浩然编辑,我觉得也给了我很多启发。然后最近星火学院办的讲座,我也是收获很多。
高校科幻:好的,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有一点有点大,但是我想问,对于人类的未来,你是抱有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呢?可以随便去讲。
柏毅恒:可能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对人类的,或者说我们的未来还是比较悲观吧。这是来自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还有我自己的观察,我觉得我们的不足有很多,然后不仅仅是存在一些不足,最可怕的就是,我们很难意识到这些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的,我们很难对我们(自己的)的问题进行一个非常客观、非常系统的看法。(我对人类是)这样的一种看法,我们总是习惯先维护自己,然后再去帮助别人。
我觉得人性中的这种自私的一面,当然这是非常自然的一面,但是可能(因为这样)我们无法成为一个绝对崇高的人,也无法成为一个绝对崇高的种族。
当然,绝对崇高,当然不是一个良好的品质,只能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想象。
因为我们的这些偏见,因为我们的视角的狭窄,因为我们生理上的极限,我们都不可能将一个事情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把我们的文明提高到一个纯粹的局面。
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很多的不如意的一面,(它们是)和宏大叙事相悖的一面。这些东西可能很容易就被宏大叙事淹没了。很多东西我们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愿意去解决,但是这些东西反而是人性应该去拯救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这种局面可能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过,因为有些规律确实是亘古不变的,就像大刘对规律的一种推崇一样。可能这些东西,这样的历史的演进,永远都不会因为一个英雄或者是一个群体去改变。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持一个悲观的态度,但是作为个人来说,我们还是应该乐观的生活。
高校科幻:因为你回答的方向,所以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下一次的科技革命会在什么时候来到,并且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到呢?
柏毅恒:我觉得下一次科技革命不会以一种爆炸性的方式去推进,不会再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可能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后世的史家会立定一个标志,但是不会再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单一的、技术的变革来推动了。革命可能会历时很长的时间,可能会在我们的身边潜移默化的发生。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密度之大,这样的一个特征导致了我们的革命不会是非常明显(能)让我们轻易察觉的,因为我们的技术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变化。可能我们不会看到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这些细小的进步,会成为一个整体去对我们(的文明进程)进行一个推动,我觉得是这样的。
高校科幻:谢谢你,最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什么都可以?
柏毅恒: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的创作者去投入到科幻事业中去,也希望越来越多像高校科幻这样的平台,能够去扶持这样创作的力量。
(完)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48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高校科幻,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