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幻动态】2021年科幻研究期刊摘要(二)
时间:2022-07-06 12:44:5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栏目:科幻 阅读:141
《科幻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
创刊于1973年的《科幻研究》是科幻研究领域最负盛名的学术期刊,由美国德保罗大学(DePauw University)出版,每年三期,其学术选题一直以来都是该领域内的风向标。
在《科幻研究》2021年第3期中,以色列海法大学(University of Haifa)亚洲研究系教授迈克尔·达略特-布勒(Michal Daliot-Bul)介绍了19 世纪晚期的日本科幻小说。他从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出发,讨论了西方科技对日本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强调了科幻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在论文中,达略特-布勒详细解读了1882年出版的日本科幻小说《远航无数星界》(Voyage to Innumerable Star Worlds),并特地指出了小说作者贯名骏一的武士身份。达略特-布勒认为,小说成功建构了一个科技加持下的无政府主义乌托邦,表现出科技现代性对政治话语的颠覆,这体现出日本前武士阶层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自我反思。
美国贝茨学院(Bates College)环境研究助理教授泰勒·奥斯汀·哈珀(Tyler Austin Harper)从生命进化和物种灭绝的角度出发,重新诠释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又译H·G·威尔斯)的经典作品《时间机器》(Time Machine,1895)。他首先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都结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对威尔斯的小说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威尔斯对人类未来的忧虑,以及他对人类灭绝的文学想象。在此基础上,哈珀介绍了英国政治家爱德华·布威-利顿(Edward Bulwer-Lytton)的小说《即临之族》(The Coming Race,1871),认为《时间机器》回应了《即临之族》所提出的政治议题,勾勒出一种“后达尔文主义式”(post-Darwinian)的生态模式。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英语文学博士研究生卡拉·肯尼迪(Kara Kennedy)讨论了“香料”(spice)在《沙丘》系列中的叙事价值。她强调,香料是《沙丘》中最重要的贸易物资之一,作者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在创作过程中,也融入了他对现实世界经济、生态、宗教和地缘政治的观察和思考。肯尼迪将《沙丘》中的香料贸易与毒品走私、矿物开采等经济生产模式相联系,指出了人类的“攫取主义”(Extractionism)所带来的生态威胁。值得一提的是,肯尼迪的专著《〈沙丘〉宇宙中的女性主体》(Women's Agency in the Dune Universe)也在2021年由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出版。
美国知名作家、纽约州立大学拿桑社区学院 (Nassau Community College)英语系教授萨拉·霍西(Sara Hosey)从女性身体出发,讨论了影视剧《胜利大决战之最后战役》(V: The Final Battle,1984)和纪录片《无声尖叫》(The Silent Scream,1984)中对堕胎的刻画。霍西认为,两部作品的叙事核心都是待产的胎儿,而母亲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客体。母亲自身的主体性与胎儿相比,显得无足轻重。在论文中,霍西针对这样的叙事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了两部作品在技术层面对观众的误导。在霍西看来,当女性仅仅被看作“胎儿的母亲”时,她们自身的政治和社会参与便被消解,成为某种性关系或家庭关系的附属。
冰岛大学(University of Iceland)英语系教授格雷戈里·艾伦·菲利普斯(Gregory Alan Phipps)以哲学和现象学为基础,分析了美国作家威廉·斯利特尔(William Sleator)《最后的宇宙》(The Last Universe,2005)中的量子力学概念,包括薛定谔的猫和多世界诠释。菲利普斯认为,《最后的宇宙》向年轻读者系统地介绍了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但同时也提醒读者,未来不是单向度的,而是游离于无数种可能性之中。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能够帮助读者理解道德、身份、性别等社会或政治议题中的模糊性,从而理解后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关系。
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墨西哥和西班牙族裔研究助理教授玛利亚·戈麦斯(Myrriah Gómez)首先介绍了“奇卡诺未来主义”(Chicanafuturism)这一概念,用以指代墨西哥裔美国科幻作品中的未来主义叙事。她着重探讨了罗绍拉·桑切斯(Rosaura Sanchez)与比阿特丽斯·皮塔(Beatrice Pita)合著的《月球劳工 2125— 2148》(Lunar Braceros 2125-2148,2009),并仔细诠释了故事中的劳动政治。在小说中,由于环境的放射性污染,传统的异性恋家庭逐渐瓦解,而在此基础上,主人公莉迪亚成为一名“混血赛博格”(Chola Cyborg,其中“Chola” 一词代表西班牙人与美洲土著的混血女性后裔),她在故事中的种种经历,也象征了新自由主义体系下美国土著社区所面临的困境。
独立学者詹娜·坎贝尔(Jenna Campbell)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极光》(Aurora, 2015)中的生态女性主义1叙事。她详细剖析了小说中的飞船意象,强调了个体身份认同从“主体” 到“集体”的转变。基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和美国性别研究专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的相关理论,坎贝尔进一步论证了“身份连续体”(identity continua)对主客体二元对立的颠覆,并以此引申出生态女性主义者对“可持续性”和 “去人类中心”的建构。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副教授刘健和蒙大拿州立大学现代语言文学系教授李桦共同发表一篇综述文章,详细梳理了2015—2020年有关中国科幻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像《科幻研究》《外推》(Extrapolation)这样传统的科幻研究期刊,而是广泛收集其它领域的相关文献材料,包括收录于《翻译研究》(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中国社会史》(Monde Chinois)等权威期刊的文章,以此体现中国科幻“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
《外推》(Extrapolation)由英国利物浦大学出版的学术期刊《外推》是科幻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一,创刊于1959年。与《科幻研究》相比,《外推》目前每期刊发文章数量较少,只有三到五篇,从而使其文章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准。
在《外推》2021年第3期中,西班牙萨拉哥萨大学(University of Zaragoza)英德学院助理教授玛利亚·费尔南德斯-米格尔(María FerrándezMiguel)从创伤研究和后人类主义出发,解读了美国作家帕特·卡迪根(Pat Cadigan)的赛博朋克小说《合成人》(Synners,1991)。她强调,小说中的赛博废土世界蕴含着突破当下、建构未来的可能性,但为了实现这些可能性,人们既不能追寻数字空间中纯粹的“技术超验”(Technological Transcendence)2 ,又不能全盘否定数字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因此,费尔南德斯-米格尔认为,《合成人》中对于半机械人和网络虚拟现实的描写,在人类与后人类之间构建了一个第三空间,这将成为后人类研究的关键领域。
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和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朱家立(Leo Chu或Chia-Li Chu)以日本作家虚渊玄的《沙耶之歌》(2003)和《魔法少女小圆》(2011)为例,研究了科幻与奇幻作品中的“关怀”(Care)理念。他首先介绍了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对“礼物”的界定、斯蒂格勒对“信息熵”的探讨,以及日本精神分析学家土居健郎对“撒娇”(甘え)情结的系统性梳理。在朱家立看来,“关怀”总是与当下的技术背景和经济体系紧密联系,可以为人类提供一种基于“负熵”3的希望(Neganthropic Hope),以此在“人类世”末日图景中觅得前往未来的方向。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科学、技术与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克里斯滕·库普曼(Kristen Koopman)介绍了有声剧《欢迎来到夜谷》(Welcome to Night Vale,2012至今)及其衍生作品《吞噬!》(It Devours!,2017)中的 科学家形象。她认为,传统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家往往分为两种,即英雄科学家和疯狂科学家,而这两种形象在故事角色卡洛斯身上融为一体。虽然在卡洛斯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白人中心主义和男性沙文主义的特征,但他最终摆脱了这些陈规和枷锁,展现出了女性主义所强调的“情境性”(situatedness)和“社群主义” (communitarianism)。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吕广钊以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异托邦”(Heterotopia)4理论为进路,探讨了陈楸帆代表作《荒潮》(2013)中的农民工社群,阐述了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矛盾。小说中“垃圾人”在经济层面对故事中的贵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这些贡献却没有为“垃圾人”赢得应有的权利和尊重。他们被贵屿当地居民视为边缘群体,在“不稳定无产者”(precariat)这一阶层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此一来,《荒潮》在其生态叙事中融入了对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模式的反思。而由市场带来的社会分层、资源分配不均等种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 劳动密集型城市所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基地》(Foundation)创刊于1972年的《基地》由利物浦大学负责运营。目前,《基地》与诸多其他科幻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包括阿瑟·克拉克奖委员会(The Arthur C. Clarke Award)、乔治·海耶研习营(The George Hay Lecture)以及科幻大师班(The Science Fiction Masterclass),等等。同时,《基地》也与《科幻研究》和《外推》一同并称为科幻研究的“三大刊物”,是该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平台之一。
在《基地》2021年第3期中,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文学系硕士研究生加布里埃尔·伯罗(Gabriel Burrow)介绍了前苏联著名科幻作品《路边野餐》(Roadside Picnic,1972),作者是斯特鲁伽茨基兄弟(Arkady and Boris Strugatsky)。故事中,神秘的外星访客降临工业小镇哈蒙特(Harmont),它们留下的外星科技成为了军队、商人、政客和科学家趋之若鹜的对象,每个人都想从外星人“造访带”中分得财富和声名。伯罗强调,彼时苏联的文学创作处于政治高压之下,因而斯特鲁伽茨基兄弟只有以抽象的、隐晦的、模糊的叙事方式,才能够传递出他们的政治理念。
马耳他大学(University of Malta)残疾研究系高级讲师安-玛丽·卡卢斯(Anne-Marie Callus)和儿科学副教授维克多·格雷奇(Victor Grech)以电影《威尼斯痴魂》(Don't Look Now,1973)和《雨人》(Rain Man,1988)为例,讨论了文学和影视创作中的残疾叙事“超人”情结。他们认为,诸多科幻作品中的残疾人都会被赋予其他的“超人力量”,用以弥补他们的身体缺陷。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却陷入了另一种“能力歧视”(Ableism),只有以外部力量修正身体失能,残疾人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由此一来,文学作品中残疾人的超人力量,反而适得其反,让残疾人本身处在了更加边缘化的位置。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天文台(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Belgrade)天体生物学教授米兰·M·西尔科维奇(Milan M. Ćirković)以奥地利哲 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和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劳·莱姆(Stanisław Lem)的相关论述为基础,研究了“预测未来”中的历史主 义(Historicism)元素。他强调了波普尔和莱姆所共有的哈布斯堡(Habsburg)5文化背景,指出了他们对科学“预测性”的否定态度。西尔科维奇详细解读了波普尔的《历史主义的贫瘠》(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1956)以及莱姆的《调查》(The Investigation,1958)、《浴缸中的记忆》(Memoirs Found in a Bathtub,1961)、《索拉里斯星》(Solaris,1961)、《外来学大会》(The Futurological Congress,1971)等知名作品,并从中阐释出二人对科技决定论的批判性反思。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电影与电视研究系讲师艾丹·鲍尔(Aidan Power)以电影《安尼亚拉号》(Aniara,2018)为例,分析了欧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移民危机做出的政治与经济决策。他首先介绍《安尼亚拉号》改编自瑞典作家哈瑞·马丁松(Harry Martinson)的同名史诗(1956),显示出冷战时期人们对于核武器与 核灾难的恐惧。同时,鲍尔也指出,《安尼亚拉号》也向观众预示新时代的生存斗争。随着“人类世” 对人类影响的日益深化,几世纪以来欧洲和北美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所建构的世界体系也面临动荡。在这样一种充满变化的历史时期,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审视欧盟对现代性的解释,以及由此蕴含的宏大叙事。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宗教研究博士研究生塔拉·B·M·史密斯(Tara B.M. Smith)同样从 “人类世”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沙丘》中的生态叙事。她介绍了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的“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强调了星球上有机生命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自我调节。她认为,作者弗兰克通过对人物和景观的刻画,宣扬了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也警示了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危险。
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准教授伊丽莎白·斯坦威(Elizabeth Stanway)通过漫画英雄形象丹·戴尔(Dan Dare),介绍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太阳系 “可居住性”的不同理解。她选取了“丹·戴尔”系 列早期的三部作品,即《金星之旅》(Voyage to Venus,1950—1951)、《红月之谜》(The Red Moon Mystery,1951—1952)和《流放水星》(Marooned on Mercury,1952—1953),并对比了同系列2016年的有声剧作品。斯坦威发现,21世纪的读者和听众不再相信水星或金星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因此“丹·戴尔”系列针对读者科学素养所进行的改编显得尤为重要。
《科幻电影电视》(Science Fiction Film & Television)《科幻电影电视》是利物浦大学在《外推》和《基地》之外运营的第三本科幻学术期刊,主要关注科幻影视剧集、视觉艺术及多媒体传播,创刊于2008年,目前每年出版三期。
《科幻电影电视》2021年第3期发表一期特刊,主题为“生物特性与生态环境”,客座编辑是美国奥罗拉大学(Aurora University)英语系助理教授布里吉特·巴克利(Bridgitte Barclay)和南达科他矿业及理工学院(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and Technology)人文学院副教授克里斯蒂·蒂得维尔(Christy M. Tidwell)。
首先,巴克利从生物进化和灭绝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电影《黑湖妖谭》(Black Lagoon,1954)中的怪物形象。巴克利认为,《黑湖妖谭》质疑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同时也批判了西方中心主义下的殖民入侵和种族清洗。通过颠覆人类主导的“中心—边缘”结构,电影向观众展示了殖民主义人类学对当地文化和生态群落的入侵,表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叙事特征。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洛克波特分校(The College at Brockport,SUNY)电影研究助理教授卡特·索尔斯(Carter Soles)对比了“哥斯拉” 在不同版本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并联系《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1997),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叙事互文。同时,索尔斯还强调了“哥斯拉”作品中人类对环境的干涉,包括20世纪50年代法国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核试验,在电影中,人类的环境破坏造成了大量生物变异,并以此反噬人类自身。
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原住民研究助理教授卡莉·西蒙斯(Kali Simmons) 以1979年美国电影《预言》(Prophecy)为例,探讨了美国白人、黑人和原住民之间复杂的种族关系。基于自己“奥格拉拉·拉科塔”(Oglala Lakota)6的民族背景,西蒙斯强调了《预言》中白人至上主义对原住民土地、身体和精神的压迫和监控, 批判了影片内在的刻板印象。
印度海得拉巴英语和外语大学(The English and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硕士研究生迪亚约蒂·拉伊利(Dibyajyoti Lahiri)从本土神话和民俗传说出发,介绍了印度电影中的生态叙事。他认为,S·尚卡尔(S. Shankar)导演的电影《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2.0,2018)是印度生态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从神话范式到环境主义范式的文化转变。拉伊利以美国哲学家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人类动物” (Humanimmal)、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œu)的“三重模仿”(Threefold Mimesis)7以及詹姆斯·克里夫(James Clifford)的“旅行文化”(Traveling Cultures)为基础,详细解读了2.0 的机器人神话叙事,以及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治和文化演变。
美国杜利大学(Drury University)语言与文学系副教授凯文·亨德森(Kevin Henderson)研究了大卫·林奇(David Lynch)导演的影视剧集《双峰:回归篇》(Twin Peaks: The Return,2017),并对比了同系列前序作品,以此强调《回归篇》独特的 生物叙事。同时,亨德森也诠释了作品中的先锋性与模糊性,探讨了政府、军队和地方执法部门在生态、环境等相关议题上的矛盾。
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 Bethlehem)英语系教授唐恩·基特利(Dawn Keetley)以不同时期的三部影视作品为例,即电影《原子怪兽》 (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解冻》 (The Thaw,2009)和电视剧《雪镇疑杀》第一季(Fortitude,2015),探讨了人们对于冰冻怪兽的想象。他认为,这三部作品与背后的政治语境联系紧 密。发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原子怪兽》蕴含了人们对于核威慑与核打击的担忧,而在更近的两部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导演对“人类世”“全球资本主义” 等概念的批判性探索,显示出人类与其它生命“主体”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
最后,本期特刊另一位客座编辑蒂德维尔则强调了病毒与微生物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对人类的潜在威胁。她以电影《血色研究站》(Blood Glacier,2013)为例,介绍了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基因突变,并且讨论了影视作品中“人类”的去主体化过程。同时,蒂德维尔还从“优生学”的 角度出发,强调了变异婴儿的政治隐喻,在她看来,婴儿的变异显示出一种德勒兹式的“生成”(becoming)力量。随着人们对“人类世”的反思日益深刻,传统的权力关系也被重新建构,这为酷儿群体(queer)、后人类等的曾经边缘社群勾勒新的未来图景。
作者:吕广钊,伦敦大学学院(UCL)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英科幻文学、乌托邦、英国当代政治经济。
注释:
1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的理论结合,旨在解构男性中心、西方中心、人类中心等二元论所内在的“中心—边缘”权力体系。
2 通俗意义上,“超验”即“超越经验”,用以指代人类经验世界“之外”或“之上”的空间,这样的空间超越了人类认知范围,因而无法认识,无法理解。赛博朋克小说中的数字空间对人类来说,就是无法理解的超验存在,人类只有向赛博格、后人类转向,才能真正理解这一概念。
3 “熵”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而根据热力学定律,自然状态下“熵”只会增加,不能减少,因而一个系统只能越来越混乱,其蕴含的能量逐步退化。“负熵” 即熵增过程的逆反,由此得以重构尚未实现的或然性。在中国科幻作品中,糖匪的短篇小说《无定西行记》很好地诠释了论文中提到的“负熵希望”。
4 “异托邦”指代由软性边界建构的“他性空间”(Space of Otherness),这一空间遵循与相邻空间不同的社会范式 和权力关系,不同的“异托邦”之间也能够相互连通。在福柯看来,典型的“异托邦”包括学校、医院、监狱、养老院等,但我们可以将这一概念推而广之,视其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
5 此处指哈布斯堡王朝(公元前 6 世纪—1918 年),是欧洲影响力最大的王室之一,首都位于现奥地利维也纳,其疆域曾覆盖奥地利、匈牙利、德国、波兰、瑞士、意大利等国家。波普尔和莱姆都有在维也纳的生活经历,虽然在莱姆旅居维也纳时,哈布斯堡王朝早已覆灭,但其文化仍然深刻影响了莱姆的创作。
6 “奥格拉拉”是“拉科塔”人的七个氏族之一,大部分人口居住于美国南达科他州“青松岭印第安保护区”(Pine Ridge Indian Reservation)。
7 “三重模仿”是保罗·利科在《时间与叙事》(Temps et Récit)提出的叙事学理论,其中第一重模仿是日常生活中对经验叙事的前理解,第二重模仿指代叙事的自我构造和编码,第三重模仿指的是叙事对现实的重塑。基于此,利科进一步指出,叙事对生活的“摹仿”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预塑”(prefiguration)、“塑形”(configuration) 和“重塑”(refiguration)。
(排版:张馨木 编辑:齐钰 审定:邹贞)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455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