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正是河豚欲上时
时间:2022-11-30 14:52:5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宁夏科学传播 栏目:科幻 阅读:164
编辑:康 艳 审核:杨鹏斌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2020级 关韦卓)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提及河豚一物,并称其为“值得一死也要食其之”,而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其《河豚叹》一诗中却言:“一物不登俎,未负将军腹,为口忘计身,饕死何足哭”。河豚究竟是为何物,竟引得东坡先生与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文穆就“搏死食河豚”如此争论呢?
河豚剧毒,其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或淡水江河中。河豚体内的剧毒与它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河豚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鱼虾及贝类,而河豚体内的毒素就来自其中一些贝壳。这类贝类生物体内含有一些有毒的细菌,被河豚食用后进入其体内并不会令其死亡,而是会继续生活,并持续不断地产生毒素。由于自然进化,这些毒素对河豚自身无碍,经过体内循环反而成为其进行防御的有力武器。
古时候,河豚被称为“肺鱼”。当时人们在烹饪河豚时,常因为处理不当而发生中毒丧命之事。《格物镜原》记载“:河豚出于江海,有大毒,能杀人……凡烹调者,腹之子、目之睛、脊之血,必尽弃之。洎二皮肉肝之有斑眼,之赤肝,之独包钳,之一异,俱不可食。”即河豚的卵巢、眼睛、脊背的血、肝等部分不可食用,和现在料理的部位差不多。另外,还强调了要洗得极为干净,煮的极熟才可以,否则便会中毒。这大概是高温使河豚毒素失效,洗净使河豚血不遗留的有效做法。前期处理后,《艺苑雌黄》还提到了一种方法消河豚毒素:“腐其肉杂蒌荻芽冱而为羮”,大概是通过混合降解其毒素,不知是否有用,不过仍是“歳有被毒而死者,南人嗜之不已”。据悉,河豚毒素只需1克就能使数百人致死,古往今来常有食客因贪恋其美味而命丧于此。尽管如此危险,但如老话所言“吃了河豚,百味不鲜”,河豚的鲜美也可见一斑。每年春天3、4月份是吃河豚的最佳时期,其肉质晶莹剔透,口感嫩滑,特别是鱼皮中富含极高的小分子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如今,随着处理技术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用河豚危害生命的事件已鲜有发生。今天,人们在市面上见到的河豚大多是人工养殖,由于在饲养过程中改变了河豚的食物链,使其毒素有所减弱,但仍是有毒,特别是在河豚成熟时期毒素还会增强,所以在食用河豚时仍需格外谨慎。
有人说古人吃河豚,那是“极限运动”,因畏惧毒性而精神高度紧张,味觉异常敏感,自然倍感鲜美。而河豚的美味程度也因危险被感官在无意中放大了。无论如何,古往今来为了一饱口福不惜以身弄险的“猛士”始终不乏。如今,随着科研和环保力度的加大,野生河豚已不再允许被捕杀,正如《本草纲目》有云:“河豚有大毒…… 厚生者宜远之”。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6011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宁夏科学传播,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